这两日,一篇题为《一个父亲的选择:铤而走险自制药,还是等着孩子死去》的文章刷屏网络。本文中,高中毕业的徐伟为拯救儿子自学基因编辑,自制药用级化合物用于治疗罕见疾病的故事,引起了众多讨论。今天(九月二十九日),当事人徐伟在微博上发帖,感谢所有人的关心和鼓励,对有关安全问题作出回应,并求助专家及相关检测机构能够提供支持与帮助。
根据《一个父亲的选择:铤而走险自制药,还是等着孩子死去》一文,徐伟的儿子小灏洋身患极其罕见的遗传性疾病Menkes综合症。
文章提到,国际上,补充组氨酸铜常被用作对Menkes的对症治疗。在境外,这种简单的化合物通常以院内制剂的形式存在。我国也有医生尝试将组氨酸铜作为医院用制剂,但由于医院内试剂整体紧缩,行政审批手续繁琐,儿童注射剂需要更加严格,最终不了了之。因此,大陆父母的普遍选择,就是到中国台湾和美国医院拿到药品。
然而,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海外就医的渠道,徐伟开始走上危险的自制药之路。
为了应对徐伟的尝试,北京协和医院原药剂科主任张继春对药品的安全性表示担忧,“作为静脉注射剂生产都是非常严格的,加药是否要加药才能保证安全,加药时一定要严格控制用量。听到父亲的自制药经验,张继春也感慨万千:“他能做到这一步,可说是奇迹”。同时,她也一再强调,这种方法,可以理解,但不符合常理。作为个人,张继春同情罕见病家庭的遭遇,而且也没有治疗方法,只能任由病人“死马当活马医”。但从专业角度,她认为,不管是从药物监管还是临床使用层面,都不会鼓励这种行为。
百利软件
组氨酸铜制备完成,徐伟将残留的液体倒入培养皿做无菌检验(图自“八点健闻”微信公众号,陈鑫摄)
随着这篇文章的广泛传播,今日,微博认证为“为救儿子自学基因编辑的父亲徐伟”的用户@不负我时光出面发声,连发2条微博回应相关问题,并表达求助之意。
在第一条微博中,@不负我时光感谢众人对孩子病情的关心和鼓励。
在第二条微博中,@不负我时光先是集中回应了人们关心的一些问题。关于化合物安全性方面,@不负我时光表示已根据药典尽量达到环境的洁净度,空间也用过氧乙酸灭菌过,空气沉降菌与浮游菌都通过检验,制剂最终也通过了0.22um的过滤灭菌,并且所有原料均采用药用级,最后也会通过TSA接种验证无菌,鲎试剂检测细菌内毒素。关于孩子用药后的相关状况,@不负我时光表示,化合物只能对儿子的病情起到缓解的作用,所以开始培养间充质干细胞,希望通过干细胞更好的改善孩子的病情。
之后,@不负我时光表达了求助之意。一方面,他表示,生物制剂的支原体、人源病毒、细胞表面标志物、端粒酶等相关的检测费用昂贵,而孩子病了之后所有收入来源都断了,加上搭建实验室和研发后期的基因药物,囊中羞涩,希望有相关的检测机构能够提供一些帮助。
另一方面,@不负我时光也希望能有专家提供支持,他称自己对于AAV9载体的免疫问题和多次递送问题还不是了解的很透彻,希望有相关的AAV载体专家能够帮忙解答一些疑问。微单软件另外,他还想根据孩子突变位点设计primeeditor的RNA,通过构建质粒体外验证编辑效率,在此方面也希望有关的专家可以提供帮助。
最后,@不负我时光再次表达了感谢之意,表示自己一路走来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么多的鼓励和支持,“我相信没有什么困难是战胜不了的,图大于其细,图难于其易,希望总是有的,孩子会好的!”